漠河旅游 漠河旅游包车 漠河包车 漠河到呼伦贝尔旅游包车 呼伦贝尔旅游 呼伦贝尔旅游包车 漠河到哈尔滨旅游包车 漠河到阿尔山旅游包车 黑河旅游 五大连池旅游包车 漠河极地户外 漠河北极村旅游 漠河北红村旅游
加快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针对旅游产品结构老化、供给质量不高、基础设施不配套等短板,克服“守摊子”“吃老本”的思想,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。2015年全市旅游人次达512.5万,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0.39%。 推动旅游规划和基础设施升级。增强“特在历史、特在自然、特在民俗、特在文化”的意识,着眼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供给相匹配,打造精品景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。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发展规划,推动全域旅游发展,实现由小旅游向大旅游格局的转变。围绕历史文化游,丰富和提升景区内涵,传承吐鲁番古老的历史文脉和自然遗产;围绕民俗风情游,规划建设木卡姆艺术馆等项目,体现吐鲁番特有的生土建筑特色。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交通网络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。实施一批旅游道路项目,开通区县旅游专线和跨区旅游线路,构建从高铁站出发通往各景区景点的道路交通体系。统筹公路沿线旅游标识、标牌和停车场,加强景区供水供电、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发展“智慧旅游”,建立旅游导视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,开发“手游吐鲁番”APP功能。近些年,累计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资金12亿多元。 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。采取“旅游+文化”等模式,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。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,规划建设5.24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示范园,积极构建一台戏、一部剧等“九个一”文化综合体,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化、集约化、规模化发展。设立20亿元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,推行旅游PPP投融资模式,有效突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。开发特色民间文化产品,加快民族乐器、刺绣等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和专业化生产,推出《吐鲁番盛典》等系列精品舞台剧和《阿娜尔汗》等一批影视作品和娱乐节目,增强民间文化旅游的吸引力。打造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,建成木卡姆村等33个特色文化村,构建乡村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,探索开发“夜游交河”等旅游产品并形成新品牌,让沉睡的历史文化“活”起来。 打造旅游产品供给新业态。打好自然生态牌,把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具有永续发展能力的绿色、生态、健康、环保型产业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农业,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餐饮业,开发农业体验游、观光农业游等形式多样、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,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。结合实施“万亩桑园、万亩杏园”工程化造林发展旅游林业,以特色旅游产品拉动旅游消费。承办以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”为主题的新疆首届春季旅游博览会,开发从吐鲁番出发的“花季游”新业态。发展沙疗康养产业,建构“医养康”一体化发展模式,规划建设集康复、旅游等服务于一体的沙疗健康产业园。开发体育赛事游,延伸各类体育赛事游、运动休闲游等新业态。打造精品旅游线路,联合开发“旅游专列”等系列活动,促进形成大联合、大整合的旅游发展格局。 拓展旅游富民空间。努力拓展旅游富民空间,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增强获得感。搭建旅游富民平台,按照“月月有节、场场精彩、天天发团”的思路,常态化举办沙漠音乐节等特色旅游活动,带动群众增收。以旅游拉动就业,提高群众参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。近两年,全市打造特色旅游村镇27个,拉动8100余户、4万余人就业,人均年增收6800元以上。推动旅游扶贫,引导18个重点贫困村组建打馕合作社,566家农户参与打馕产业,户均年增收9500余元。 漠河旅游 漠河旅游包车 漠河包车 漠河到呼伦贝尔旅游包车 呼伦贝尔旅游 呼伦贝尔旅游包车 漠河到哈尔滨旅游包车 漠河到阿尔山旅游包车 黑河旅游 五大连池旅游包车 漠河北极村旅游 漠河北红村旅游
|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