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线路咨询漠河东哥:13555081855!
漠河+北红村+北极村3天2晚拼车套餐费用详情:【活动领队】:..
季节交替,岁月轮回,夏天依依惜别,秋意已然浓烈!秋天是迷..
分类
出境线路 东哥介绍 漠河资讯 漠河线路
漠河资讯
新中国成立后的漠河历史
2013-01-09 16:02:19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1693次 评论:0
 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漠河仍为呼玛县领导。1958年,改乡成立人民公社,由黑河专区呼玛县领导。1967年,呼玛县革命委员会成立,归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。1970年,呼玛县从黑河地区划出,归大兴安岭地区领导。同年8月5日,古莲区和阿木尔区成立。1976年,将阿木尔西部划出,成立图强区,三个区均为县级政企合一体制,均隶属于大兴安岭地区领导。
    1981年5月14日,国务院批准成立塔河、漠河两县,将呼玛县西北部的马伦、开库康两个公社划归塔河县,将漠河、兴安两个公社和阿木尔、图强、古莲3个行政区及富克山待开发无人区均归漠河县,县人民政府于同年8月16日在西林吉镇成立,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领导。
    县城西林吉镇是1981年恢复建立漠河县时,沿用开发大兴安岭原古莲区时的西林吉镇。西林吉原名叫作栖林集,也叫作齐林集,是额木尔河流域一个气候比较温和的地方,是野生动物、鸟类比较集中的地方。准确位置在漠河称作农业三连的地方。原古莲区选址时,向南迁移了5千米,但仍属栖林集小盆地。县城初建时,中心保留一片原始森林,辟为森林公园,取名为“松苑”。“松苑”占地6公顷。县址西林吉镇内街道路面由水泥或油渣铺筑,路面平坦。东面和南北主街宽16米,其他街道12米,宽窄一致。
    县址西林吉镇在1987年5月6日遭受特大森林火灾洗劫后,县城变为废墟。大火扑灭后,由国务院复建指挥部和黑龙江复建指挥部在原来的县址重新建设。镇内占地由原来的5.74平方千米扩大为8.74平方千米。主要街道改建后,街道两侧修有下水道,排水通畅。整个县城街面整洁,每条大街都有清洁工打扫,晴天无尘土飞扬,雨天无积水泥浆。南北主街道3条。
    城镇房屋建筑,到1990年末统计,总建筑面积311 985平方米,其中公用建筑124 538.9平方米,居民住宅187 446.1平方米,科技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文化娱乐、饮食服务、广播电视、市内交通、通讯设施齐全。镇内有工程师住宅楼两栋,有中小学8所,医院2所,建有环卫队,保持了街道整洁、环境优美,已实现精神文明城镇标准化。儿童娱乐中心由宋庆龄儿童基金会资助建成。大兴安岭“5•6”特大森林火灾纪念馆,位于城内17小区西北端,建筑面积l 078.18平方米,有4个展厅,存有火灾的图片、实物、资料等,供人们参观、反思。在26小区西侧,建有大兴安岭最大的北陲封闭集市贸易市场。
    镇内建有松苑、阳光、桥北3个社区。社区内多种健身器材、娱乐等各项公益活动设施齐全,均有2 000平方米以上室内、室外活动场所。
    图强镇位于西林吉镇和劲涛镇之间,东西各相隔30千米。地处东经122°48′,北纬52°48′。东与劲涛镇交界,西与西林吉镇为邻,南与内蒙古满归镇接壤,北与北极乡的北红村(大草甸子)相望。南北长约100千米,东西宽50千米,镇址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。图强镇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、10个街道居民委员会。1990年末,全镇有住户6 456户,居民23 457人。图强镇属于林业城镇,其规划建设、投资等均由林业局负责,镇内90%的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属于林业系统。嫩林线铁路樟岭、古莲段1970年动工,1973年通车,于此处设图强车站,内外交通便利,通讯方便,镇址位于阿木尔河下游北岸,地势平坦,东西南北街直角交叉,规划整齐,井然有序。1976年设镇,隶属于图强区管辖。1981年,图强区政府撤销后,由图强林业局代管,1983年由漠河县正式接管。
    1987年,“5•6”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,于7日晚大火席卷图强,全镇化为一片废墟。据灾后调查统计,烧毁房舍20万平方米,各种大型机械设备700余台,除库存木材外,仅建筑物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就达7 200万元,经济损失惨重。
    灾后,图强镇文化、教育、医疗卫生设施迅速恢复,建有图书馆、新华书店、剧场各1所,中学1所,小学2所,职工医院1个。
    主要街道有光明路、图强路、奋斗路、建华路、宏图街、西一街、西二街、中心街、东一街、通达路、中华街、青年街、光华街、创业街,图强镇是漠河县重要林区城镇之一。
    劲涛镇位于漠河县东部,额木尔山脉西麓。劲涛镇辖区东面与塔河县接壤,西部与图强镇为邻,南与呼中区毗邻,北部与兴安镇交界。
    劲涛镇,原名阿木尔镇,因阿木尔河流经该镇而得名。1970年8月5日,开发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时开始筹建。1971年,修建嫩林线樟岭、古莲段铁路时,在此设立劲涛火车站。1972年,阿木尔区组建阿木尔镇筹备处。1974年9月15日,经中共阿木尔区委员会批准,阿木尔镇委员会正式成立。1975年9月4日,中共阿木尔镇委员会成立。1981年7月4日,镇委员会改为镇人民政府。1981年5月14日,国务院决定恢复漠河县后,在古莲区基础上组建漠河县人民政府。1981年8月24日,撤销阿木尔区,阿木尔镇划归漠河县领导,漠河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11月28  正式接管,其接收前一段时期由阿木尔林业局代管。同年,漠河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阿木尔镇改为劲涛镇。
    1987年“5•6”特大森林火灾于5月7 日23时40分左右烧进劲涛镇,午夜时分,全镇成为一片火海。据灾后统计,全镇居民受灾2296户,灾民7 993人,在大火中丧生25人。
    复建期间,来自省内外援建施工队伍78个,人员6 807人。当年10月25日,修复房屋109栋,新建205栋,完成建筑面积90 863平方米,受灾户全部分到了新房。
    劲涛镇西距图强镇30千米,距县城60千米,北到兴安镇80千米,东距塔河县城80千米。劲涛属于林业城镇,镇内主要公用设施建设靠林业投资,为阿木尔林业局所在地,镇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98%为林业系统部门。镇内共有街道8条,巷道40条,划分14个居民委员会,1个街道办事处。主要街道为拥军路、建设街、旁山街、大庆街、反帝路、北一街、北三街、北四街。劲涛是漠河县东部地区主要城镇。
    北极乡,原名漠河乡。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,地理位置为东经122°2l′~122°21′,北纬53°27′~53°33′。东部与兴安镇毗邻,西部与内蒙古的额尔古纳左旗为界,南部与西林吉镇大部和图强镇接壤,北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的赤塔州、阿穆尔州相望。沿黑龙江边境上自恩和哈达,下至古站,东西全长176千米,南北宽约50千米,总面积为2 383平方千米。
    北极乡在人民公社化时期,辖洛古河、漠河、北红(大草甸子)3个行政村。成立青年、先锋、前进、洛古河、立新、前哨、反修7个生产大队。
    北极乡在新中国成立前,多以采金和流送木材为主,务农人口相对较少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漠河的经济发展开始转向以农业为主。经过互相合作和人民公社化,农业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。1979年,总播种土地面积1 226公顷,总产量达81.7万千克。除自给外,对国家略有贡献。1979年,公社总收人达95万元,其中农业收入为14.8万元,占总收入的16%。每个劳动力平均日值2.36元。农村人均收入316.50元。公共积累达162.98万元。到1950年,全乡耕地面积减少到1072公顷,粮食总产量达153万千克。田间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,有农用汽车2台,马555匹,牛102头。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教育发展迅速,医疗卫生条件优越,乡所属单位有边防公安派出所、人民武装部、农机管理站、畜牧兽医站、林业工作站、乡中心小学校、中心卫生院、银行营业所、邮电局、粮食购销站、供销社、税务所、气象站、工商行政管理所、养路工区、文化站、电视转播台、水文站、边防检查站、发电厂等。漠河县漠河林场场址、西林吉林业局漠河综合林场场址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北极地磁台台址均建在北极乡政府所在地。
    北极乡是中国最北端的旅游胜地,以北极光和白夜为最独特的自然景观,每年吸引上万人来此旅游观光。2000年,经国务院批准,更名为北极乡。
    兴安镇位于漠河县东北部,雅克萨城对岸。辖区地处东经123°24′~123°59′,北纬53°24′~53°24′。东与塔河县开库康乡接壤,西与北极乡山水相连,南与劲涛镇北缘交界,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望。边境线上自古站,下至谢尼康河口,东西长69千米,南北宽45千米,总面积为l 428.4平方千米。
    兴安,原名额木尔,因额木尔河得名。1906年(清光绪三十三年)在此处设置卡伦,隶属于黑龙江副部统管辖。1909年(宣统元年)设置漠河总卡伦,额木尔卡伦受其节制。1914年(民国三年)漠河总卡改为设治局,额木尔卡伦属漠河设治局管辖。1917年(民国六年)1月1日,漠河县成立,额木尔卡伦受漠河县管辖。1934年,漠河被日军侵占,并在额木尔卡伦设立警察署、军警、岗哨监视国境。
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于1956年建立额木尔乡政府,隶属于呼玛县第五区领导,撤区后为呼玛县直接领导。1958年,撤乡成立额木尔人民公社,公社驻在古城岛上。1961年,公社机关从岛上搬迁到斯达尼斯,1963年易名为兴安公社,公社所在地由古城岛迁到兴安村。公社此时辖兴安、古城岛、大河西、二十五站、黄花岭5个生产大队。兴安镇是以副业生产为主的公社。1969年统计,播种面积871公顷,总产为92.92万千克。除自给外,首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0000千克。公社拥有链轨拖拉机5台,胶轮拖拉机2台,手扶式拖拉机5台,谷物联合收割机4台,脱粒机7台,机引农机具40台,碾米机2台,磨面机8台,北京吉普汽车l辆。1979年全公社总收入49.3万元,其中农业收入9.92万元,占总收入的20.1%,副业收入39.38万元,公共积累77.32万元。1990年全乡农业人口1 022人,243户,有耕地887公顷,粮食总产为90万公斤。乡直属单位有人民武装部、公安派出所、供销合作社、林业工作站、养路工区、卫生院、中心小学校、文化站、电影放映队、发电厂,此外,还有部分社办企业。
    兴安镇是黑龙江上游一带有名的“鱼乡”。春秋两季一到,人们争相捕捞,每网少则50~60斤,多则上百斤。这里家家织鱼网,人人会捕鱼,好年景一人一冬春可捕鱼上千斤,连七八岁的小孩也会用碗端鱼(一种捕鱼方法)。全镇有学校5所(包括4个教学点),镇中心校设初中班,各村有公办小学分校。1990年末,全镇在校学生308人,有教师19人。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县相比较差,但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配备齐全,镇有卫生院,各村有医务所。镇文化生活较单调,国家于1985年投资建立电视差转台,1999年由省及县广播电视投资建立有线电视小片网,可传送12套有线电视节目。
    兴安镇地方偏僻,交通不便,至县城190千米。有两条直达公路至县城。此外,兴安镇是全县主要灾区,黑龙江洪水十年九害,严重地威胁着全镇农副业生产,黑龙江明水期通航,虽然提供了一条水路,但距下游呼玛、黑河较远。
责任编辑:森林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 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 【举报】 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【返回顶部